商业洞察:远大集团之商海沉浮
远大,一个充满情怀和艺术气质的名字。远大集团,赫赫有名的湖南老牌民营企业。多年来,张跃、张剑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是颇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兄弟俩也赢得很多国人的喜欢和敬重。
远大集团是中国最早探索节能环保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企业之一,集团包括远大科技集团和远大住工,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80年代末。
远大空调,出道即巅峰
1988年,张跃(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与其弟张剑在湖南郴州创立“远大热工研究所”,最初从事工业锅炉节能技术研发。
1992年,推出“直燃式非电空调”(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利用工业废热或天然气制冷,比传统空调节能30%以上,成为远大的核心产品。
1996年,远大空调成为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龙头,并出口欧美,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电空调制造商。
1997年远大空调销售额突破20亿元,成为行业标杆,也是湖南民营企业的典范。那时,笔者所在的三一重工也曾把远大作为学习对象。
从远大的创业和崛起之路来看,1988年从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起步,远大围绕节能、环保,凭借非电空调成为行业龙头,是其成功的秘诀所在。
然而,企业过早到达顶峰并非好事。民营企业容易陷入贪婪、好大喜功和没有制度约束等不自知的境地。
2000年5月22日,长沙市一架隶属于湖南远大空调有限公司的直升飞机突然坠入湘江中,造成2死3伤,此事件的发生似乎在告诫远大些什么。
远大住工,漫步坎坷路
从中央空调制造的成功,远大找到了自信,张跃决心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2000年后,远大开始探索更宏大的可持续发展项目:也就有了远大从空调制造商转型为绿色建筑技术公司的商业历程。
早在1996年,远大就在长沙河西搞了个“远铃整体浴室”项目,系中国首个整体浴室品牌,也是远大住工探索建筑工业化的历史性起点,于1997年7月2日在长沙诞生中国首套整体浴室,从此开拓了中国整体浴室、中国建筑工业化这一全新行业工厂占地面积不小,但印象中这项目搞了多年没有起色。当时,很多人表示整体浴室产品概念听起来好,但太超前了,估计难得做起来。
2008年,远大推出“可持续建筑”概念,推广“1天建6层”的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上海世博会展示“远大馆”(6层钢结构建筑,仅用24小时建成),引得行业内外人士围观。
然而,在数千年的土木建筑文化氛围里,纯钢结构建筑在国内应用受限(仅少量示范项目,如岳阳“小天城”),加上成本高于传统建筑(约贵20%)、市场对快速建造需求不足,故未能形成规模化。
2010年,远大集团(Broad Group)提出“天空之城”计划,是一个极具未来感的垂直城市概念,旨在通过超高层建筑技术打造集居住、办公、商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自给自足型可持续社区。
天空之城项目规划838米世界第一高楼(超越迪拜塔818米),集居住、办公、酒店于一体,并于2013年在长沙望城大泽湖做了项目奠基。
后因超高层建筑审批严苛、消防规范不符、资金压力(预估投资超90亿元),天空之城项目未取得合法施工许可被叫停,项目于2014年彻底终止。
2014年,远大住工的“乡村别墅”项目正式推出,单价30万~50万元,因农村市场对价格敏感,且远大建造成本比农民自建没什么优势,加上交付后维护成本高,故此项目再次失败。
一而再,再而三地折戟沉沙,远大住工团队遭受重大打击,一路辛劳一路坎坷,但远大住工从未放弃。
2014年,远大认为整体浴室经过多年的培育,市场该起来了,便成立了长沙远大整体浴室有限公司,远大整体浴室项目是远大住工(中国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推出的模块化浴室解决方案,主打快速安装、环保节能和高品质,适用于住宅、酒店、公寓等场景。
远大针对市场需求,推出了三大系列整体浴室产品:(1)经济型:SMC一体成型,适合保障房、公寓。(2)高端型:航空铝板+石材台面,主打酒店、豪宅。(3)智能型:集成暖风、除雾镜、感应照明等IoT功能。
同时,远大清晰定义了3大应用场景:(1)批量项目:房企精装房(如与万科、碧桂园合作)、长租公寓。(2)改造项目:老旧小区卫生间翻新(最小适配1.2m×0.8m空间)。(3)特殊需求:医院抗菌浴室、酒店快速翻新。
相比传统浴室建造,远大整体浴室有四个优势:(1)工业化预制:浴室底盘、墙板、顶棚在工厂预制,现场模块化拼装(1-2天完工)。(2)防水耐用:SMC复合材料/航空铝板,防水寿命达30年以上,杜绝渗漏。(3)环保节能:干法施工减少建筑垃圾,节水设计(部分产品配备循环水系统)。(4)个性化定制:尺寸、材质、配件(如智能马桶、恒温花洒)灵活搭配。
远大住工采用两大销售模式:(1)ToB模式:为开发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生产+安装);(2)ToC零售模式:可线上预约测量,线下体验店展示(覆盖一二线城市)。两大销售模式联动,形成了良好的市场效应。
乘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东风,经过团队多年的努力,远大整体浴室实施酒店、学校、医院、商品等各类项目逾1000个,远大成为了中国整体浴室行业开拓者和领军者。
另外,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国内PC构建发展(如装配式建筑补贴),远大住工正式转向政府保障房项目,终于找到了较大市场机会,并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发展,逐步成为国内PC构件(预制混凝土)行业龙头,并于2019年香港上市(02163.HK),成为中国装配式建筑第一股。
风不再吹,远大陷泥沼
近期,张剑掌控的远大住工(02163.HK)曝出系列重大风险事件:大股东长期资金占用、违规关联交易、独董集体辞职、财总易人,财报随后宣告“难产”。
事实上,远大住工目前的经营状况极不乐观,不仅债台高企,官司缠身,甚至实控人张剑已经被“限高”。
从2024年中报来看,远大住工的资金问题已现端倪。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44亿元,亏损2.96亿元。截至2024年6月末,远大住工总负债高达52.0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44%,但流动比率仅有0.79,短期偿债风险高企。
除数十亿的银行负债,湖南财信、长沙高新、深圳远致富海等数亿元的国资外,还有数千名员工、数千计的股东……一旦崩盘,必将落得全盘皆输。
曾经声名远播、光彩熠熠的远大住工,怎么啦?
回顾远大住工历经30年发展,在智能化PC构建制造一块技术积累颇深,目前已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网络与生产线,是我国实现建筑工业效率化、绿色化、智能化的领军企业之一。
远大住工发展至今殊属不易,几年疫情下来,装配式建筑行业深度调整,房地产、酒店行业的投资行为遭遇滑铁卢,数十亿银行贷款产生大额财务费用……消极是一种渐进的推动力,巨大压力之下,远大张剑在迷途中越走越远。
在房地产高速发展,高周转,传统盖楼方式跟不上节奏的时间点,装配式建筑还是需要的,现在哪还有市场?现在就是传统方式都远供大于求。根源败在投资方问判断失误。
然而,不仅是远大住工,远大科技板块发展也不大顺。远大推出了“洁净空气产品线”,如车载/家用空气净化器、新风机(如“肺保”)等产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小米等品牌碾压)、远大对TOC市场营销不擅长,加上品牌溢价过高,2015年后逐步边缘化,官网已下架相关产品。
何去何从,远大的忧思
从空调制造商转型为绿色建筑技术公司,远大集团以技术驱动,始终围绕节能、环保、快速建造展开,战略上超前布局,有的抓了市场风口,有的依赖政策支持成功,远大集团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技术狂想+商业落地”的双重特质,既有超前创新的成功案例,也有因政策或市场因素失败的项目。
总结失败项目,远大的失败有共性原因:(1)过度超前技术:如天空之城远超当前建筑规范。(2)低估市场教育成本:消费者对装配式建筑接受度低。(3)政策依赖性强:多个项目需政府背书,但审批未能跟进。(4)现金流压力:远大系多项目并行,资金链承压(如远大住工2021年亏损27亿元)。
走过30余年的远大集团,成功有其要素,失利也有其原因,成败几何,言之尚早。但眼下的远大集团,显然是陷入泥沼了,急需猛药治沉疴,企业也到了需要行政、经济紧急干预的关头!
如果你是远大集团的决策人,你会怎么办呢?
上一篇: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关税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