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过度,是对消费者的犯罪
酒香不怕巷子深,好酒飘香、自带流量,周边饮者闻香而来,即使是酒坊置于巷子深处也不妨碍,不用担心酒的销售问题,如杏花村老酒,畅销方圆百里之地。
后来,酒饮产业快速扩张,好酒厂越来越多,酒类品牌五花八门,加上市场信息纷繁复杂、传播渠道也越来越丰富,企业意识到不做广告、不会营销的很难发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于是,当酒企花巨资当广告标王、抢销售渠道、占优质终端,跑马圈地,全员市场营销、打造品牌,行业好不热闹、市场繁荣兴盛。
后来,一批产品不行的企业快速倒下,营销不行的也跟着被淘汰,而品牌力弱的慢慢被大品牌挤兑而失去生存空间,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是行业和市场规律。
然而,能洞察规律和本质,穿越行业周期、品牌长青者凤毛麟角!
对企业而言,做产品如画1,做营销好比添0,建品牌则是加幂(m),销售业绩需要产品、营销和品牌的科学组合,形成(10……)的m次方关系,业绩才能快速放大。
回归企业营销的本质,就是创导价值、满足需求。如果企业产品质量不行、没有好的概念和卖点,如果产品组合不科学、设计包装不吸引人,企业产品力不行,则“1”立不起来,就算你营销再厉害,添0的速度再快,那也等于零。
如果企业产品过关,产品1立得起来,但营销不行、品牌做不起来,那企业规模也做不大、竞争力不强,一旦产品被对手模仿甚至超越,那就只能被竞争对手淘汰或吞并。
但对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产品,特别是经济低迷、讲究性价比的情境下,如果产品不行,营销再花里胡哨、品牌再曝光度高,对消费者也没啥价值。企业少整那些没用的,回归客户价值,做好产品、保障品质,才是企业营销之根、是品牌发展之本!
最近,粗粮公司的电动车事件,最近网上沸沸扬扬,我们在为3位逝去的年轻人惋惜时,也得思考为什么会出这么重大的交通事故?事故或有道路管理方面原因,抑或有驾驶者方面因素,然而汽车本身因素我们绝不能回避之。在网上的讨论中,智能驾驶在关键时刻没起到作用,碰撞后快速起火且车门打不开,都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关键因素。
在近日的电动汽车百人大会上,相关人士表示电动汽车行业需要好好整治下。为了卖车不择手段、不惜言辞的营销,明明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被某些车企说成了智驾,业内也有安全性较高的刀片电池、麒麟电池等,有的车厂为省成本不用,去找小厂代工电池,能有品质保障吗?据网友反馈,粗粮公司的汽车配件“借用”了大厂的方案,转身就去找小厂代工,粗粮公司看似节约了成本,而一旦出了问题就让伙伴背锅,让消费者受伤害吗?
我的观点是:当产品竞争力弱,甚至是有严重质量问题时,企业依然过度营销求利,那是对用户不负责任,是对消费者的犯罪!有网友表示:粗粮公司的产品,我只会买200元以下的,200元以上的产品,特别是高科技类的,还是多看看别家吧。
在科技时代,企业做产品是要真投入、下笨功的,如华为公司连续多年研发投入都在千亿以上(近营收的20%),搞出5G通信技术、鸿蒙操作系统、海思芯片等高科技,很多都是国内(甚至全球)首发技术,夯实了我国硬科技长城,不愧是中国科技扛大旗者。
因而,在当今科技时代,企业得扎实搞研发、做产品、夯品牌,用长线思维深耕高科技,少用互联网思维玩整合,以科技油头快速获利,营销上玩得过度,如此必然是根基不牢,就算有些销量也会轰然倒塌的。
以此短文告诫那些高科技行业的急功近利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一篇:海外大客户营销体系如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