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行业经营困境与应对策略
农牧业自古有之,其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是永不消逝也是长周期的行业。随着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农牧业突飞猛进,畜牧总产能大幅提升、养殖管理水平快速提高,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之需要。
一、畜牧企业当下经营困境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农牧行业近期有了不小变化,也存在不少行业困境,而畜牧养殖企业在实际经营中也碰到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1、畜牧养殖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养殖企业普遍处于弱势地位,在畜牧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小,基本难有市场定价权。
以生猪产业链为例(如上图所示),上游的饲料、种苗、动保产品为必需品,利润率相对较高;下游的屠宰费少不了,有品牌的食品企业话语权更大,而终端消费者更是挑剔。可以说,养殖企业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两头受压,而生猪价格又不是自己说了算(即使大型集团也难有定价权),养殖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有人说,几家大养殖集团就可以联合定价和抬价呀,但其实还有更大的集团(ZF的冷库)在看着,影响民生的肉食价格水平,能让你跳到哪去呀?
2、作为长周期的行业,经过多少年的发展以及资本的加持助力,畜牧养殖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头部大集团的生猪产能就够5亿头,够全国人民一年的猪肉食量了,完全可以满足国内需要。
在资本的助推下,国内畜牧养殖业正在进行整合洗牌,这种整合洗牌有大集团对规模场的吞并,更有效率高的干掉效率慢的,强的干掉弱的,有特色的干掉传统的。在行业周期下熬不住死掉的有之,随着周期升降而进退者亦有之。总之,不懂行业规律、不善于经营、竞争力弱的养殖企业逐步会被淘汰。
3、养殖环节缺乏市场定价权,而对外扩规模以获得经济效应是比较难得,对养殖企业而言,内部降本增效或是努力的方向。
据业内透漏,规模养猪成本普遍可以做到7.5-8元/公斤,但近期猪价下跌到7元甚至更低(如上图所示),换到哪一家都是亏损,再降本增效也赶不上猪价下跌的速度,面对长期的价格低迷,谁又能扛得住?
4、消费端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日益提升,纯瘦肉型猪肉未必好销,超市里带圪塔(药物残留)的肉基本卖不动,如今消费者更喜欢有机食品、生态养殖,壹号土猪、农家猪等大为畅销,则清晰展现了肉类消费需求与趋势。
此消费需求与变化趋势,对大规模化养殖集团是个挑战,挑选高产品种、用饲料喂养、动保用药过量,又追求高周转,肉类产出必然品质不高,而大集团目前搞规模化养殖似乎还离不开这些。
二、畜牧养殖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下经营环境,养殖企业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应对?不同养殖类型、养殖规模和养殖模式的企业,其策略和模式差异较大。在此,笔者提几点策略建议供畜牧养殖企业参考。
1、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规模。经营模式可以多种,而经营规模有大规模化、适度规模化、小散灵活经营等,养殖企业可选择合适自己的。
(1)如果是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则要站在整个产业链高度来经营,横向可扩大养殖规模,更重要的是纵向拉通产业链,能控制产业链优势点,建立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但要注意防控大规模带来的风险,如资金风险,行业在整合洗牌期,也有可能是“一鲸落万物生”,巨头倒塌也是常有的。
(2)如果是走小散户模式,则需看清行业周期,灵活应变、进退自如即可。
(3)再者就是适度规模化,介于大规模和小散养殖间,如家庭农场、规模场等,有一定规模化经济效应,又能结合终端消费做特色养殖,品种/产品升级、养殖模式创新能带来新机会等,如:贵州某野猪养殖场,山林生态放养模式,借力物联网技术,和消费者良好互动,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2、要注重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养殖企业需要结合自身资源和能力状况,打造自己的竞争力组合,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1)竞争优势的打造对外可从品种培育、种源控制、品质升级、品牌打造、技术服务等方面努力,通过经营行动来提升竞争力。
(2)竞争优势的打造对内则可以从成本、质量、速度与创新方面努力,可以是多个优势要素的有机组合,来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结束语:
畜牧养殖业是长周期行业,成功属于有战略定力的潜心耕耘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祝愿专注于养殖业的企业能商业成功!